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O Jianji;LIU Yan;ZHU Yakun;QIN Shengli;WANG Yanhua;MIAO Changhong(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封475001 [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5YJC790111,19YJA790123)。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1
起止页码:159-1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黄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了2005—2016年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以及二者同步发展的状态;通过构建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均值在0.34~0.70之间,整体上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均值处于0.20~0.60之间,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③黄河流域超过78%的地级市为生态滞后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压力凸显;④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等对于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水平对于黄河流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摆脱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要针对上游和中下游地区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TOBIT模型 黄河流域
分 类 号:X321] F299.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