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amir Gandesha;He Xinyu;Pan Qi(Department of Humanities,Simon Fraser University;不详)
机构地区:[1]西蒙·弗雷泽大学人文系 [2]西蒙·弗雷泽大学人文研究所 [3]浙江大学 [4]黑龙江大学 [5]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基 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文化创意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研究”(19ZWC139);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项目“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逻辑与当代阐释”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1
期 号:2
起止页码:62-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辑刊
摘 要: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中包含三个重要的美学逻辑。第一个逻辑是广义上的“美学”,即马克思早期在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中发展出来的感性实践概念;第二个逻辑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宣言》作为一个强大的现代主义文本,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如何导致人类感官的彻底改变,以及新的审美形式的生成;第三个逻辑体现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通过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本质反思,描述了对此前表现形式的“重复”是如何压抑了生产,而美学则成为打破这种强制重复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感官的最终解放,所谓的“未来的诗情”构成一种带有差异性的重复,最终指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知分配。由此,马克思美学的三个逻辑达成一种内在的统一,美学则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先导。
关 键 词:马克思 美学逻辑 感性活动 感知分配
分 类 号:B8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