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泸定6.8级地震震害调查及结构受力分析  ( EI收录)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and structural force analysis of Luding Ms 6.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孝曜[1,2,3] 郭迅[3] 罗若帆[1,2,4] 张钦哲[3] 张俊[1,2] 董策[3] 王波[3]

DONG Xiaoyao;GUO Xun;LUO Ruofan;ZHANG Qinzhe;ZHANG Jun;DONG Ce;WANG Bo(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 150080,China;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Harbin 150080,China;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Collapse Mechanism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Sanhe 065201,China;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3]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4]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出  处:《建筑结构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489)。

年  份:2023

卷  号:44

期  号:S02

起止页码:11-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I、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框架结构以其优良的抗震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2008年汶川地震后,框架结构暴露出强柱弱梁破坏模式未出现,而发生节点剪切破坏等诸多问题,且历次地震震害调查发现,框架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破坏,而部分砌体结构保存完好。通过对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震害现场调查,选取四栋建筑阐述破坏现象,以框架、砌体两种不同结构体系予以对比,以“变形饱和”原理分析建筑破坏与完好的原因。结果表明:墙体会改变框架柱的受力变形特点,构件特性由弱延性变为强脆性,同楼层出现抗侧刚度差异较大的构件混搭,易达到结构倒塌触发位移,建筑发生破坏;虽砌体结构各轴为强脆性,但其表现为抗侧刚度分配均匀,不易达到结构倒塌触发位移,结构得以完好;“变形饱和”理论可以对建筑破坏提出合理解释,可用于指导建筑修建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

关 键 词:泸定地震  框架结构  砌体结构 震害调查 变形饱和  倒塌触发位移  

分 类 号:TU35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