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土壤水分对核桃楸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Soil Water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uglans Mandshurica Seedl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妮尔[1] 彭祚登[1] 李春兰[2] 刘勇[1]

YAO Nier;PENG Zuodeng;LI Chunlan;LIU Yo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Beijing Dadongliu Nursery,Beijing 102211,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2]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102211

出  处:《灌溉排水学报》

基  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项目(GEG-2016-0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503)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S01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水分对核桃楸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确定其苗期合理的灌溉量、实现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 a生核桃楸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分处理,供水上下限范围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T1)、70%~75%(T2)、60%~65%(T3)、40%~45%(T4),对核桃楸幼苗的主要生理性状和形态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结果】从生长指标可见,随土壤含水率降低,核桃楸幼苗的地径、苗高和冠幅生长缓慢,且显著抑制了冠幅的生长(P<0.05)。土壤含水率对幼苗生长指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冠幅、苗高、地径,处理60 d时T1处理的冠幅增量较T4处理高了138.05%。从生理指标可见,随土壤含水率降低,核桃楸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逐渐上升,叶绿素总量逐渐减少;随土壤水分处理时间的延长,SOD、CAT、POD活性和叶绿素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MDA量逐渐上升。处理前期(15d),T4处理的MDA量迅速增加。与T3和T4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的3种保护酶活性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当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70%~75%和80%~85%时,核桃楸幼苗生长及生理状态良好。因此,核桃楸育苗时可将灌水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70%~75%以达到节水栽培的目的。

关 键 词:核桃楸 土壤含水率 抗氧化酶 可溶性糖 生长指标  

分 类 号:S792.1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