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科技成果详细信息

野生银耳驯化栽培及系列新产品研发与应用       

文献类型:成果

完 成 人:杨勇 谭红军 詹永 罗杨 陈岗 师萱 吴振 贺元川 赵树海 谢会

完成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 朵朵润尔营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年度编号:2000040116

公布年份:2019

语  种:中文

成果简介:针对银耳菌种衰退快、栽培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精深加工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秦巴山区科技资源缺乏、农业集约化程度低等实际,经过10年攻关,从银耳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选育出高抗高产优质的银耳新品种,突破了传统的栽培技术,应用了干制新技术,研发系列银耳新产品,解决了制约银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出“产品创制→产业链构建→产区扶贫”的产业与科技扶贫新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 1.从野生种质资源中选育高抗高产优质银耳新品种。深入调研秦巴山地区野生银耳种质资源,通过初筛和复筛,共筛选出具有潜力的23个银耳野生菌株及其伴生菌,结合区域适宜性、稳定性和抗性等试验,选育出高抗、高产、优质银耳新品种“川银耳2号”。填补了国内外银耳菌种选育研究领域的空白,对建立和完善优良高产银耳菌种的选育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制了循环高效银耳栽培技术。首次筛选并创制了桑枝等废弃资源的新型培养基,增强了银耳培养基抗杂菌能力,实现循环利用的银耳栽培技术;系统研究了温湿度等条件对银耳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银耳工厂化智能温湿度控制生产技术体系;首次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替代有机化药的消毒杀菌效果,建立了银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促使银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55.6%和75.0%,同时银耳生产成本降低30.8%以上,栽培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系统总结和凝练了银耳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五步傻瓜法”栽培技术。 3.研制银耳加工新技术及系列新产品。首次系统研究了鲜银耳保鲜方法,建立了壳聚糖复配液涂膜鲜银耳绿色保鲜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理化特性的影响,建立

关 键 词:野生银耳  驯化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分 类 号:S567.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