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会议文献: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会议名称: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191019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出版日期:20191000
学会名称:中国心理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社会奖赏是指个体可以感受到奖赏或愉悦的社会刺激或社会关系。已有研究表明,社会奖赏具有与金钱奖赏类似的作用,都可以促进个体的行为表现。虽然近年来对于社会奖赏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将与自身具有不同社会关系的人的愉快面孔作为社会奖赏反馈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利用社会奖赏延迟(social incentive delay)范式,使用与被试具有不同社会关系的人(母亲、朋友、陌生人)和不同奖赏等级(高奖赏、低奖赏、无奖赏)作为线索提示,要求被试对随后出现的目标进行认知任务,并采用与线索相对应的愉快面孔图片作为反馈,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来探究不同来源和不同等级的社会奖赏在线索提示和奖赏反馈阶段的差异性神经机制。本实验共20名有效被试。行为结果显示,奖赏等级主效应显著,高奖赏与低奖赏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无奖赏下的错误率。ERP结果显示,在线索阶段,奖赏等级主效应显著,相对于无奖赏条件,高奖赏与低奖赏线索诱发了更大的P1(170-210ms)、N2(275-350ms)和P3(350-450ms),体现了奖赏条件的激励功能。在结果反馈阶段,奖赏正波成分(Reward Positivity,260-320ms)显示了奖赏来源与奖赏等级的显著交互作用,在低奖赏条件下(相比于比高奖赏和无奖赏条件),陌生人比母亲和朋友条件诱发了更大的奖赏正波。此外在fd-P3成分上(270-430ms),相对于陌生人反馈,母亲和朋友的反馈诱发了更大的fd-P3波。这些结果表明,陌生人的奖赏反馈可能具有更大的动机激励作用,而母亲与朋友的面孔反馈可能对被试注意力整合更加有效。
关 键 词:社会奖赏 社会关系 奖赏预期 反馈 事件相关电位
分 类 号:B842] C912.6[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