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海水酸化和壳损伤机制对贻贝外套膜中蛋白质组的急性影响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李迎澳 王莹 范孝俊 刘菲 梁泽玮 张晓林 严小军 廖智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生物资源与分子工程实验室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2020104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580);舟山市科技局计划专项项目(2019F12004)

会议文献: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摘要集

会议名称: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

会议日期:20221126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出版日期:20221100

语  种:中文

摘  要:海洋酸化是当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海水中的碳酸根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结晶的溶解,对海洋生物尤其是贝类生物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解海洋酸化对贻贝的急性影响以及贻贝在海洋酸化条件下的分子应对策略,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手段,对贻贝外套膜在酸化条件下和壳损伤条件下分别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蛋白质定量比较。总计在厚壳贻贝外套膜中鉴定到蛋白质4038种。急性酸化导致其中395种蛋白质含量产生显著变化(表达量倍数差异>1.2,P<0.05)其中上调蛋白197种,下调蛋白198种。差异蛋白质主要包括信号转导,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修饰,转录,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转运等生物功能相关蛋白质。进一步对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细胞骨架、免疫调节、氧化调节、以及生物矿化过程相关途径受酸化影响较大。壳损伤机制导致其中446种蛋白质含量产生显著变化(差异表达量倍数>1.2,P<0.05)其中上调蛋白294种,下调蛋白152种。差异蛋白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修饰,信号转导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转运等生物功能相关蛋白质。进一步对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细胞骨架、膜转运机制、氧化应激调节、以及生物矿化过程相关途径受壳损伤影响较大。两种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在不同胁迫环境中部分差异蛋白质存在重叠,且表达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几丁质酶(Chitinase),胶原蛋白质(Collagen)等。其中几丁质酶已被证实是贝壳基质蛋白的组成成分之一,对贝类贝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胶原蛋白质也已被证实与生物矿化存在关联。生物矿化在贝壳受损伤的情况下发挥相应的修复机制,实验证明海水酸化和壳损伤两种胁迫可以通过调节生物矿化过程来实现对贻贝生物体的影响。。上�

关 键 词:厚壳贻贝 外套膜 海水酸化  定量蛋白质组学 生物矿化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