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督亢史地论考及其人文遗存记载若干问题析论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崔玉谦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保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会议文献:2019一带一路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9一带一路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191107

会议地点:西安

主办单位: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文理学院

出版日期:20191107

语  种:中文

摘  要:督亢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同的历史文献对其有不同的释义,主要有两种解释,狭义释义为古地名、地界,广义释义为膏腴之地。通过对不同的文献记载进行分析,对于督亢的两种不同的释义均有其合理之处,其记载并不矛盾。作为一个古地名,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地望均有所不同,结合正史及地理志记载,督亢作为一个古地名其最初出现系在战国时期燕国后期,其在文献记载中最初出现是以"督亢图"的形式出现,但关于这张神秘的地图没有更多的文献记载且这张图同"荆轲刺秦王"典故结合在一起:虽然这张地图不可做详细考证,但这张图所依托的古督亢地域系可考,结合《水经注》及地理志书的记载其范围在今河北涿州、高碑店、定兴一带。至汉代,遂有督亢亭这一基层地方建制出现,虽然汉代文献对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其有明确记载,其大致方位是在涿州东南,虽然已是明清之际的人文遗存,但在清代前期督亢亭以景观的形式出现;督亢亭之后依次出现的即是督亢陂,督亢陂先后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与北齐孝昭帝皇建年间两次重建,两次重建其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北齐这一次,使得北齐的北部边境军屯得以发展,督亢陂之后出现的即是督亢陌,督亢陌系东西走向的交通路线,是"临榆关外沿海通道"与"北齐青山道"的一部分。在做为具体的人文遗存的同时,督亢地域已成为了西晋北朝时期幽州南界,由于政权的更迭与政区的划分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以西晋为界,之前即北新城为幽州南界(今河北徐水、定兴交界);致北朝时期尤其北魏时期,其南界已不能固定在具体的行政区划,沿水系作为其南界即督亢水(白沟河)所经过定兴县、新城县结合部分,具体即是督亢陂在此河段的遗存。作为膏腴之

关 键 词:督亢  幽州南界  水经注 稻作 畿南  膏腴之地  

分 类 号:R24] K87[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