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池塘种草投螺养蟹技术措施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龚忠智[1] 鲁德勇[1]

机构地区:[1]安徽省宣州市水产局,邮码242000

出  处:《农村百事通》

年  份:2000

期  号:24

起止页码:36-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造成养殖水域水质恶化、河蟹品质下降,病害加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的提高。安徽省宣州市朱桥乡近几年采取种草、投放螺蛳养殖河蟹,取得了每667平方米(1亩)产河蟹45公斤的好成绩。其主要做法如下。   1.池塘要求 养殖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池水深可达1.5米,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以下,面积以0.67~1.33公顷为好。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线;实行高灌低排。池周用钙塑板防逃。   在池塘(河沟)的一角深水处设置暂养池(平坦池底,在池角或池边可开挖深50~60厘米的暂养池),其面积占池总面积的5%~10%。   2.清整池塘 12月份干塘曝晒,清除池底多余淤泥,整理好塘埂,在蟹种下塘前15天每667平方米用7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   3.蟹种选购与放养 选购的幼蟹要求规格一致、附肢完整、无病无伤、未性成熟。春节前后,每667平方米池塘放养规格为100~200只/公斤的幼蟹400~500只。幼蟹先投放在暂养池暂养,池内移植水花生,供蟹栖息隐蔽,水花生在移植前用20克/米3的石灰水等药物消毒。   4.水草栽培 在清明前后,播种苦草。播种前先浸泡12小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播种时用细土或细砂拌均匀全池撒播,每667平方米播种50克。种子下塘后,池水控制在20厘米以内,促使种子早发芽、分蘖,以满足日后河蟹生长需要。随着水温上升,池塘水位可加深到60~80厘米,使水草纵向生长,以提供河蟹蜕壳、隐蔽的场所,吸收多余营养,净化水质,遮光降温,提供饵料。   5.螺蛳投放 在清明前后每667平方米投放活螺蛳150~200公斤,投放前需对螺蛳进行消毒处理。投放螺蛳的好处:①螺蛳以水生植物的叶子及底栖藻类为食,可净化水质;②螺蛳繁殖较快,�

关 键 词:养蟹 水质  饵料  水温  特种水产养殖 环境质量  暂养池 中华绒螯蟹 河蟹  幼蟹 种草  

分 类 号:S]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