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年 份:2002
期 号:3
起止页码:4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ZGKJHX、普通刊
摘 要:四川的同乡会馆 ,多数起源于明清两代。曾见于记载的四川各地同乡会馆则基本是清代移民所建。而一般非省垣、非近代正式开埠的州县会馆 ,以四川最多 ,湖北、湖南、江西次之。四川会馆分布密度之高 ,举国无二。明清时期四川的同乡会馆及其文化现象 ,尤其引人注目。清咸丰、同治年间 ,会馆的互助功能逐渐扩展于同乡之外 ,及于社区建设的若干事项。清光绪末年 ( 2 0世纪初 ) ,政府推行“新政” ,地方公益事业次第兴办 ,会馆的公益机关功能逐渐消失 ,其自身组织形式亦开始变化。从民国元年 ( 1 91 2年 )到抗战以前 ( 1 937年 )的 2 0余年中 ,是旧会馆陆续转为同乡会组织的时期。同乡组织扮演了社区建设中心势力的角色。民国以后 ,政府功能的加强和改善 ,民族意识的勃兴 ,新行政法规、社团组织的出现 ,客居异乡的同乡人士的土著化 ,都加速了以原籍地域为禁限的会馆组织的衰微。
关 键 词:四川 移民 同乡组织 功能
分 类 号:C9128[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