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孔祥文[1]

机构地区:[1]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

年  份:2005

期  号:1

起止页码:289-2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SCI、CSSCI2004_2005、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 发展,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弘扬。具体说来,“一国两制”建构中华大文化的理念,体现了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时 代价值,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 对统一的追求,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理想模式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了“和而不同”、容纳百川的气 概,集中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让中华和合文化大放光彩;“一国两制”对一国四地全体人民福祉的 深切关照既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又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能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 化和民族形式的最完美的结合。

关 键 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和合文化 大文化 活水  构想  创造性发展  “一国两制”  优秀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分 类 号:C913[经济学类] D618[社会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