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A Diagnostic Study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and Budget during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Huaihe River Basins in 2003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4 0 50 0 7;40 2 0 50 1 0;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 2 0 0 2 1 2
年 份:2005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195-2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分析 2 0 0 3年 6月 2 1日到 7月 11日江淮流域强梅雨期间降水概况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汽输送流函数及非辐散分量、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及江淮地区水汽收支的分析 ,表明江淮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水汽汇的一个高值中心 ,且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水汽辐合区与降水大值区基本一致。从水汽的输送来看 ,夏季印度风环流和南海夏季风是向江淮流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梅雨期内 ,中层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是垂直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的抬升作用 ,同时 ,低纬大洋上的水汽也可途经青藏高原后再从西边界向东输入到江淮地区 ,它的输送有可能增大江淮流域上空对流层中层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从而有利于强梅雨在江淮流域的发生。计算分析还表明 2 0 0 3年强降水从前期的长江流域移到后期的淮河流域 ,是与大范围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中心北移相联系的 ,较小空间范围的强暴雨洪涝的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 ,还与其他条件有关。
关 键 词:江淮流域 水汽输送 特征分析 2003年6月 江淮地区 中层大气 南海夏季风 大气环流 梅雨期间 水汽收支 全球范围 水汽辐合 水汽通量 抬升作用 上升运动 青藏高原 水汽含量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计算分析 暴雨洪涝 空间范围
分 类 号:P426.616[大气科学类] P43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