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纸钱”考略    

A Brief Examination of Zhiqi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睿才[1] 杨广才[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  处:《民俗研究》

基  金: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

年  份:200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5-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纸钱,又作阴钱、寓钱、拟钱,即剪纸为钱形者.也有较大的纸钱,上凿若干钱形者.至于出现于何时,难以断然下一结论.综合考量,纸钱应出现在魏晋时期.纸钱之功用,可以概括为祀鬼、敬神两种,其目的主要是人们借此行为同神鬼世界取得沟通.如同阳间的货币一样,纸钱是阴间使用的有价证券.因此,"烧纸钱"是人间借着祭祀行为,送达阴间专用货币给特定的神祗、祖先或鬼魂使用的一种宗教行为.此一民俗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世俗对"幽冥世界"的普遍信仰及托庇于祖先的心理.大致说来,古代祭祀,原用玉币(帛),汉代多以真钱随葬,称为"瘗钱",此时祭祀当用驹时已出现以木寓马代替的现象,而魏晋以下民间渐以纸寓钱替代"瘗钱".至唐代开元年间,纸钱始用于朝廷祠典.经历了如此漫长的过程,纸钱的产生与使用,比用真币、冥币都要文明得多,它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祭祀文化.

关 键 词:考略  魏晋时期 有价证券 行为  考量

分 类 号:K89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