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定量检测与致病性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 female low genital tract and its pathogeni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帝开[1] 覃春容[1] 李秀云[1] 史成军[2] 胡斌[2] 程钢[2] 杨冬梓[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广州510120 [2]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基  金: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4Z3-E0131);广东省卫生厅基金赞助项目(A2003215)

年  份:2005

卷  号:21

期  号:11

起止页码:656-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生育年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宫颈管内解脲支原体(UU)量值间的区分及其致病性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因有阴道炎症状、体征而就诊的601例患者及正常体检人群306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测定解脲支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根据两组UU拷贝数的量值不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例组的UU阳性率70.0%,较正常体检人群组41.2%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UU 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病例数也较对照组多(47.8%与37.3%),差异有显著性(P=0.039)。病例组中UU 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患者其混合感染的概率较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的患者的概率高(42.7%与32.8%),差别有显著性(P=0.037)。结论解脲支原体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时存在单独感染的意义,临床上可以考虑给予药物治疗;解脲支原体FQ-PCR定量值<1.00×106copy/g时,一方面可能是无症状带菌状态,另一方面可能与其他病原体呈混合感染状态,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关 键 词:荧光定量PCR 阴道炎 解脲支原体

分 类 号:R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