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On the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ization"—— From"aesthetic turning into everyday life" to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悦笛[1] 许中云[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2]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广东深圳518036

出  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200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艺术终结的哲学反思"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06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25-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存在。由此观之,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便在历史整体性上被呈现了出来。

关 键 词:审美泛化 后现代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分 类 号:B83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