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尺度流域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比较 ( EI收录)
Comparis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of runoff from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watershe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临沂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临沂276005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111;40401056);"973计划"(2002CB4123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SW-12)联合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18
期 号:4
起止页码:377-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选择太湖上游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400 km2不同尺度小流域产出径流TN、TP浓度实测数据,结合前期开展的地表坡面流人工暴雨实验监测结果,开展不同尺度流域水质监测对水体面源污染产出浓度估算影响的比较研究,探讨流域尺度之间入渗、汇流以及伴随的流域生态系统营养盐调节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域监测尺度对土地利用面源污染产出浓度估算有较大影响.地表坡面流由于未经过流域汇流过程伴随的下渗滤过与吸附等过程,产出径流TN、TP浓度一般高于小流域.小流域林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入渗机制、接近自然的生态沟谷汇流网络,对面源污染TN、TP有较强的削减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较弱的入渗机制、人工沟渠汇流网络对面源污染TN、TP的削减作用较弱.现代农业造成流域面源污染增加不仅仅是因为人类农业活动对流域局部土体及养分的改变,农业生态系统改变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水文过程及营养盐调节机制也是面源污染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恢复小尺度的生态沟谷网络系统对削减流域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太湖流域 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 坡面流 流域尺度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