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北主要成矿区带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章百明[1] 马国玺[1] 毕伏科[1] 赵国良[1]

机构地区:[1]河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  处:《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年  份:1996

卷  号:11

期  号:3

起止页码:351-3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本文以程裕淇教授等地质学家提出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对河北主要成矿区带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2个亚系列,38个矿床式。河北跨华北地台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由燕山台褶带、内蒙地轴、山西断隆等5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区域地质经历了活动(Ar-Pt1)、稳定(Pt2-Pz2)、活化(Mz-K1)三大发展阶段,经多旋回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和兴安—太行南段两个主要成矿区带。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成矿带是纬向成矿带,基本上受燕山台褶带控制。经历了奠基(Ar-Pt1)→雏型(Pt2)→基本形成(Pz2)→成型(Mz)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有色、贵金属及黑色矿产为主的第Ⅰ,Ⅲ,Ⅳ,Ⅴ,Ⅸ-1,2等5个矿床成矿(亚)系列,6个亚系列、19个矿床式。兴安—太行南段成矿带是中生代NNE向成矿带,经印支、燕山旋回形成。成矿带基本上受太行山深断裂带控制,不受大地构造单元限制。北段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成矿带交接叠覆。本成矿带经历了奠基(Ar-Pt1)→雏形(T)→成型(J-K)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黑色、有色、贵金属及放射性矿产为主的第Ⅱ,Ⅳ,Ⅶ,Ⅷ,Ⅸ-

关 键 词:矿床 成矿系列 成矿模式 岩浆作用 成矿区

分 类 号:P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