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古书用字现象分析——兼释“通”与“同”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淑荣[1]

机构地区:[1]宁夏师范学院中文系,宁夏固原756000

出  处:《固原师专学报》

年  份:2006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41-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是古汉语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它们的来源不同,含义、功能也不同。但是在当前的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这三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尚未获得一致的看法。在给古籍作通俗的注解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简便起见,在叙述时最好用“通”这个术语表示通假字,用“同”这个术语表示异体字,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

关 键 词:古代汉语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通  同  

分 类 号:H141[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