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体内植入的组织学观察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BIO-DERIVED BONE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AFTER IMPLAN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杨[1] 李秀群[1] 黄云[2] 李次会[2] 解慧琪[1] 陈晓禾[1] 邓力[1] 李驯虎[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成都610041 [2]北京德得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01AA216011);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重大资助项目(H060920050730)~~

年  份:2007

卷  号:21

期  号:9

起止页码:1003-10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生物衍生骨植入大耳白兔体内后的组织学变化,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异种动物源支架材料。方法取新鲜市售猪股骨两端,除去软组织及骨膜后切割为0.5cm×0.5cm×0.5cm大小骨块。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5组:A组仅用生理盐水冲洗,B组经脱脂处理,C组经脱脂脱钙处理,D组经脱脂脱钙脱细胞处理,E组经脱脂脱细胞处理。取各组骨块行微量元素检测;经25kGy辐照灭菌后植入2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部肌袋内,左侧植入A、B组骨块,右侧植入C、D及E组骨块,各肌袋植入1块。术后2、6及12周取材,作HE及Masson染色,行炎性细胞、破骨细胞计数,观察胶原纤维生成及成骨情况。结果各组骨块微量元素残留量符合标准。所有动物术后生存良好。各组实验兔植入部位均未见组织坏死、积液及化脓感染。炎性细胞计数以A组为最多,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骨细胞计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及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及新骨形成C、D组为最好,E组次之,A、B组最差。结论脱脂脱钙脱细胞处理的猪股骨有良好的降解性、成骨性及较低的炎性反应,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

关 键 词:组织工程骨 猪源性材料  组织相容性 兔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Q813[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