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医学物理教研室,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 [2]张家口教育学院学院信息系,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 [3]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系,北京市100054
基 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06111;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52761314~~
年 份:2008
卷 号:12
期 号:4
起止页码:775-7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核心刊
摘 要: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多采用中药等综合治疗,红外线在理疗、科研等治疗领域应用广泛,有人提出是否可以用其物理特性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产生治疗效应?目的:制备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采用红外线治疗观察实验性大鼠胃黏膜组织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材料:选用35只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30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码为SCXK(冀)2003-1-003,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水杨酸钠为干燥粉剂批号为890720,北京市芳草医药化工研制公司生产,使用蒸馏水配制药物。红外线灯(220V、200W)由河北北方学院设备科购买。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1在河北北方学院实验中心(省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大鼠常规标准颗粒饲料饲养1周后,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进行造模,即采用水杨酸钠、乙醇灌胃,刺激大鼠胃黏膜,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方法连续造模8周,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随机取5只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及红外线治疗组,每组11只。红外线治疗组用220V,200W的红外线灯,波长0.76~1.5μm,垂直照射大鼠胃部投影区,1次/d,10min/次,连续照射20d。非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②实验评估:大鼠造模后1,4,9,12周进行体质量检测,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炎细胞浸润及胃黏膜厚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体质量变化。②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变化:造模大鼠从第4周末开始,非治疗组及红外线治疗组体质量增长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学意义(P<0.05)。②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非治疗组大鼠胃黏膜变薄,光镜下可见胃黏膜层腺体�
关 键 词:红外线 胃炎 萎缩性 大鼠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