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腹山鹪莺的营巢特征    

N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Yellow-bellied Prinia, Prinia flaviventr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志锋[1] 袁玲[2] 朱成林[1] 黄进文[1] 郑细群[3] 郭向品[4] 林杰妤[5] 胡慧建[2] 唐思贤[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60 [3]广东省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韶关512700 [4]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惠州516300 [5]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韶关512727

出  处:《Zoolog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311);广东省科学院台站基金(06-08);广东省科技攻关(2006A36801001)

年  份:2008

卷  号:29

期  号:3

起止页码:270-2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DOAJ、JST、PUBMED、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营巢对鸟类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从2007年3-9月在广东省肇庆江溪村对研究地中的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的巢进行标记和测量,并以巢址为中心做5m×5m样方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其巢址选择,结果表明:1)黄腹山鹪莺营巢时间始于3月中旬,4月达到高峰,至7月底结束;2)在13种植物上发现44个巢,其中在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上最多,有27个,其次为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4个,其他植物皆为1—2个;3)巢皆为不规则的球状巢,巢材除动植物性材料外,均有人工制品;巢内空间与巢整体大小较为一致;4)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4种,依次为:距最近水源距离(29.89%)、距最近道路距离(16.45%)、距最近灌木距离(12.92%)、距水面高度(11.69%)。据此认为黄腹山鹪莺的营巢是对草本植物环境的适应,而其尾羽的逆向变化对营巢是有利的,起到增加飞行灵活性和减少筑巢投资的效果。

关 键 词:黄腹山鹪莺 营巢  巢址选择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