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苏铁类植物4个属的导管与被子植物导管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英文)    

Comparative Studies on Structural Feature of Vessels of Four Genera of Cycads with Angiosper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玉源[1] 廖文波[2] 张宏达[2] 王佳卓[3] 伍映辉[4]

机构地区:[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4]海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570311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07,30410203270)

年  份:2008

卷  号:47

期  号:4

起止页码:77-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MR、PROQUE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ZMATH、ZR、核心刊

摘  要:对苏铁属的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波温铁属的细齿波温铁(Bowenia serrulata)、双子铁属的双子铁(Dioon edule)叶的羽片,大泽米铁属长刺大泽米铁(Macrozamia longispina)的根,以及被子植物的白兰(Michelia alba)和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叶组织进行了电子扫描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个科4个属苏铁植物的导管类型是丰富的,导管的结构组成方式、发育过程与被子植物是一致的;例如导管端壁倾斜度等结构特征显示,一些被子植物导管的结构比苏铁类植物的要原始。在被子植物的导管中有许多为端部呈扁平的带状,而且还带有扭曲状,没有端壁,只有两面的侧壁及另两侧的很窄的边,在带状的侧壁上具有许多的穿孔。这在过去未见有报道。对苏铁类植物导管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现存最原始的种子植物对严酷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进化状况,对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的植物类群,以及对于结构植物学、植物进化和生态学等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苏铁类植物 导管 被子植物 演化  结构特征 适应性  

分 类 号:Q941[植物生产类] Q94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