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25010);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年 份:2008
卷 号:27
期 号:3
起止页码:218-2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CD、CSCD_E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关 键 词:太平洋 板块俯冲 中生代 成矿作用 岩浆活动
分 类 号: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