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岭地区钨锡铌钽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W-Sn-Nb-Ta-Bearing Granites in the Nanling Rang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etallogenge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骏[1] 陆建军[1] 陈卫锋[1] 王汝成[1] 马东升[1] 朱金初[1] 张文兰[1] 季峻峰[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出  处:《高校地质学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项目“南岭重要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研究和找矿潜力预测”(1212010632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423)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459-4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晚侏罗世时,南岭地区发生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依据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矿化特征,可将南岭地区含钨锡铌钽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含钨花岗岩、含锡钨花岗岩和含钽铌花岗岩。含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铝过饱和,低Ba+Sr和TiO2,轻重稀土比值低,铕亏损强烈,富Y和Rb,Rb/Sr比值高,分异强烈。含锡钨花岗岩总体特征表现为TiO2含量高,准铝质—弱过铝质,轻重稀土比值和CaO/(K2O+Na2O)比值高,富高场强元素、稀土、Ba+Sr和Rb,低Rb/Sr比值,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钽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TiO2含量和CaO/(K2O+Na2O)比值低,Al2O3/TiO2和Rb/Sr比值明显偏高,强过铝质,贫Ba+Sr、稀土和高场强元素,铕亏损强烈,明显富Rb和Nb,高度分异演化。三类含矿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演化特征,成矿作用与它们的演化密切相关。黑云母花岗岩主要与锡成矿作用有关,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主要产生钨矿化或锡钨共生矿化,钠长石花岗岩主要与钽铌或锡(钨)钽铌矿化有关。总结了南岭锡钨钽铌矿床的重要类型,提出了绿泥石化花岗岩型锡矿新类型,指出南岭地区要特别注意在含锡钨花岗岩中寻找此类锡矿和云英岩-石英脉型锡钨矿。

关 键 词:含矿花岗岩  地球化学  花岗岩演化 钨-锡-铌-钽矿床类型  南岭  

分 类 号:P588.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