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荧光光谱对自组装多肽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 ( EI收录 SCI收录)
Study on the Designed Self-Assembling Peptide as Potential Drug Carrier by Fluorescence Spectr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膜生物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40205401270)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10
起止页码:2792-27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94512432783)、IC、INSPEC、JST、PUBMED、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270346100048)、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70346100048)、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解决疏水性药物普遍存在的因水中溶解度低而给药困难、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采用了新型两亲性自组装多肽RGA16(Ac-RADAGAGARADAGAGS-NH2)作为载体包裹和释放疏水性模型药物。以芘为模型疏水性药物,以鸡蛋卵磷脂脂质体模拟细胞膜,通过稳态荧光光谱表征和测定芘的存在形式和浓度。两亲性自组装多肽RGA16能够在水溶液中稳定模型疏水性药物芘的晶体。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多肽RGA16与芘晶体相互吸引,两者形成10μm以上大小的复合体。在机械搅拌下多肽RGA16与水溶液中的芘相互作用5d左右形成稳定的胶体混悬液(多肽-芘复合体)。被多肽包裹时,芘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当与EPC脂质体溶液混合时,芘可从多肽的包裹中以分子形式释放到EPC的双层膜中。芘从自组装多肽所稳定的胶态晶体向EPC脂质体释放的过程采用连续时间扫描稳态荧光光谱加以观察。通过将释放过程中芘单体的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相比较,确定了特定时间点EPC脂质体中芘的转移量。以上结果表明:该两亲性自组装多肽RGA16具有作为小分子量疏水性药物载体的潜力。
关 键 词:两亲性多肽 药物载体 芘 荧光光谱 EPC脂质体
分 类 号:R9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