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乳头状瘤病毒18E6E7和TPA协同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HUMAN PAPILLOMA VIRUS 18E6E7 IN SYNERGY WITH TPA INDUCE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忠英[1,2] 蔡维佳[1,2] 沈健[1,2] 许锦阶[1,2] 岑山[1,2] 滕智平[1,2] 胡智[1,2] 曾毅[1,2]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病理研究室 [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出  处:《病毒学报》

年  份:1999

卷  号:15

期  号:1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7AAV同孵育2小时,在加有10%小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培养和传代,形成永生化细胞株,即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汕头株(SHEE)。实验分两组:一组SHEE细胞在传代至第5和13代时,两次在培养基中加入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5ng/ml,每次诱导2周,所获得的细胞株称为人胚食管上皮癌细胞汕头株1号(SHEEC1);另一组SHEE细胞培养条件相同,未加TPA,为对照组。细胞转化的形态表型由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35mm软琼脂培养皿接种103细胞(第20代),每组5碟,计算集落形成率;裸鼠皮下接种106细胞检测致瘤性;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检测HPV18E6E7。结果表明: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指数(PIx),SHEEC1组(45%)高于SHEE组(34%);高倍体细胞数,SHE?

关 键 词:食管癌 病理 人胚食管  上皮细胞 HPV18E6E7  TPA

分 类 号:R735.1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