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贮水力和农田耗水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Effects of soil water storage capacity and consumption on winter-wheat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dryland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振镛[1] 张强[2] 王强[2] 王润元[1] 王劲松[1] 王鹤龄[1] 徐金强[3]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 [2]甘肃省气象局,兰州730020 [3]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兰州73002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830957);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2009年专项资助项目(CCSF-09-14);国家科技部公益行业专项资助项目(GYHY200806021);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090NKCA118)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14

起止页码:3672-3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选择黄土高原旱作区8个冬小麦测站2m土层深度多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研究了土壤贮水力和农田耗水量对冬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该区域是一个贮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天然土壤水库,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1m和2m土层内最大贮水力分别为270、299、331mm和561、605、676mm,随湿润度增加而增大;但实际贮水能力只有111、183、269mm和230、370、550mm,相当于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最大贮水力的41%、61%和81%,可达到最适宜贮水量的51%、76%、102%。半干旱区远不能满足冬小麦生长需要,达到严重干旱程度;半湿润区只能勉强维持生存需要,达到轻度干旱,必须采取一套有效保墒耕作抗旱措施。冬小麦全生育期2m土层农田实际耗水量和蒸腾系数分别为304-343mm和330-648,随干旱程度增加而增大。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只能满足耗水量的65%-95%,有5%-35%的耗水量是从播前土壤贮水量补给的。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浅层耗水量大于生殖阶段,但深层耗水量正好相反。土壤贮水量是该区域冬小麦生产力最重要因素,冬小麦土壤水分籽粒生产力为0.30-1.38kg/mm,平均为0.87kg/mm,生物产量生产力为1.416kg/mm,随干旱程度增大明显递减。旱作区冬小麦水分生产力低而不稳,但潜力很大。必须在肥力、耕作、管理等措施要跟上,水分生产力水平才能提高。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旱作区 冬小麦 土壤贮水力  农田耗水量  水分生产力 水分利用率

分 类 号:S5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