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干流有机碳的时空输运特征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    

Spatial and Temporal Transport of Organic Carbon in Changjiang Mainstream and Influence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敏[1] 张龙军[1] 桂祖胜[2]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2]安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徽安庆246003

出  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4094001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007B08)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41

期  号:1

起止页码:117-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MATH、ZR、核心刊

摘  要:2006-04,2008-04,2008-05沿长江干流采集表层水样,并于2006-05~2007-05在下游大通站进行每月2次、为期1 a的连续观测,测定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及总悬浮物(TSM)。结果表明:长江重庆以上江段DOC浓度较低,重庆至河口由于人为污染排放DOC表现出高值;干流POC与TSM显著正先关,POC%(TSM)随TSM含量增大呈负指数关系下降。大通站有机碳浓度及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2006-06~2007-05全年经大通站进入河口的DOC、POC通量分别为1.17×106tC和1.88×106tC,其中洪季(5~10月)输运的有机碳占到总有机碳的70%,组成以颗粒态为主。三峡水库135 m及156 m蓄水后,泥沙在库区的沉降作用显著影响长江POC的输运特征及入海通量;从目前观测结果看,三峡库区DOC浓度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可能与水库运行时间尚短有关。

关 键 词:溶解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时空分布  长江 三峡工程

分 类 号:X1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