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Jiama Polymetallic Copper Deposit in Tib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中国黄金集团,北京100011 [4]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3 [5]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B01A01);青藏专项(编号1212010818089);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勘探项目;技术开发项目"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项目(E0804);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02)"共同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46
期 号:6
起止页码:985-9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的层间因推覆-滑覆构造引起的扩容空间内,矿体走向延长超过3000m,倾向延伸超过2200m,最大真厚度达250m。除了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是主要矿体类型外,矿区角岩型钼铜矿体与斑岩型钼铜矿体已经初具规模。角岩型矿体主要呈筒状分布于0~40线矽卡岩型矿体上部的角岩中,平面面积约0.8km2,矿体垂向最大延伸超过800m;斑岩型矿体已初见端倪,基本位于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但也有部分穿切矽卡岩型矿体。矿床中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为浸染-细脉状,结构特征以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矿石中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石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18~10Ma之间,与青藏高原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玛矿区矽卡岩是由斑岩结晶分异过程中分泌出的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文章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提出该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关 键 词: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西藏
分 类 号:P619.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