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Effects of 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cal virus inactivation on plasma compon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焦红亮[1,2] 关方霞[3] 杨波[1] 李建斌[2] 单泓[2] 杜英[4] 胡祥[5]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2]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河南省郑州市450014 [3]郑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4]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5]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出  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基  金: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2005018)~~

年  份:2011

卷  号:15

期  号:1

起止页码:100-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关 键 词:亚甲蓝 输血 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 血浆

分 类 号:R39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