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载荷-应变与位移(英文)    

Load-strain-displacement of three patterns of dual-plate fixation for inter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浩[1] 倪晓晖[2] 董萼良[3] 盛国庆[1] 秦玉星[1] 王友华[2]

机构地区:[1]江苏省丹阳中医院骨科,江苏省镇江市212300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省南通市226001 [3]东南大学力学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211100

出  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基  金:a grant from the Medical Talent of"Hygiene Project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of Jiangsu Province,No.RC2007087~~

年  份:2011

卷  号:15

期  号:26

起止页码:4931-49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核心刊

摘  要:背景:很多临床报道认为"双钢板"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放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应用双钢板固定时,3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8具防腐肱骨标本,制成肱骨远端"T"型髁间骨折模型,在髁间骨折线两侧各贴2个(共4个)应变片。随机予以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平行双钢板固定,在压缩载荷下,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应变、位移、刚度的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从载荷-位移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载荷低于5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500N时,平行双钢板压缩位移小于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P〈0.05)。②3种内固定应变较小的是平行双钢板固定,另两种钢板固定方式应变较大,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外髁的应变大于髁间应变,外髁的应变最大。当载荷低于3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00~500N外力的载荷下轴向压缩刚度以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最高,背侧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较低,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可见,同等载荷下,平行钢板固定效果最佳,垂直钢板固定和背侧钢板固定之间无差异。

关 键 词:肱骨骨折 内固定器 钢板 生物力学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