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    

Theory of Artistic Vision:A Chinese Version of German Aesthet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钢[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4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  份:2011

卷  号:48

期  号:5

起止页码:38-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由王国维奠基,经由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20世纪中国美学家深化和完善的"意境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甚至被标举为"中华民族最高艺术审美理想"。然而,这种"意境说"并不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诗学所固有的,而是上述学者依据德国美学传统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意境说"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沿着德国美学传统的轨辙运动的,德国美学的若干主题,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为"意境说"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从思想实质上说,"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一种中国变体。"意境说"的现代建构是中国学者为了重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传统的现代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现代化"转化成了"自我的他者化",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近代中国所遭遇的思想危机。

关 键 词:意境说 德国美学传统  传统的现代化  自我的他者化  

分 类 号:B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