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细胞壁降解酶对杧果果实致病作用    

Pathogenicity of 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produced by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against mango fru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敏[1,2,3] 高兆银[1,2,3] 胡美姣[1,2,3] 周铄[4] 杨冬平[1,4] 杨波[4] 易建学[4] 杨凤珍[1,2,3]

机构地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3]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出  处:《果树学报》

基  金: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44-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0.2009hzs1J011;NO.2011hzs1J027;NO.2011hzs1J004)

年  份:2011

卷  号:28

期  号:6

起止页码:1054-10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产细胞壁降解酶在侵染杧果果实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可可球二孢在离体培养和接种条件下分泌的5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特点,以及可可球二孢(B.theobroma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和小穴壳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et Cif.)4种杧果采后主要蒂腐病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能力。结果表明,可可球二孢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接种杧果果实后均可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以及纤维素酶(Cx)。其中PG、PMG和Cx活性较高,PGTE和PMTE活性极低。在大量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中,PG和Cx活性高峰出现较早,PMG活性高峰出现较迟。可可球二孢的致病力显著高于胶孢炭疽菌、杧果拟茎点霉和小穴壳菌。其可可球二孢分泌果胶酶的能力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菌。

关 键 词:杧果 可可球二孢  细胞壁降解酶 致病力

分 类 号:S667.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