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眼像差探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质心优化  ( EI收录)  

Centroid optimization of Hartmann-Shack wave-front sensor for human eye aberration det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钮赛赛[1] 沈建新[1] 梁春[1] 张运海[2]

机构地区:[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2]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5

出  处:《光学精密工程》

基  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06AA020804);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CX10B_107Z)

年  份:2011

卷  号:19

期  号:12

起止页码:3016-30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0214672442)、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中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的动态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对由CCD采集的波前光斑图进行了质心探测研究。介绍了波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127单元传感器的结构特征和实际人眼光斑图的畸变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定位光斑区域、动态分割区域内部阈值以及锁定最优探测窗口的自适应光斑质心探测方法。讨论了该方法中阈值等级选取对人眼光斑图质心探测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算法的质心探测精度和算法对噪声影响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光斑区域内选取阈值等级为总等级数的(50±3)%时最合适;与其他方法相比,自适应质心探测方法的探测误差减小了60%以上;将该探测方法运用至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的波前传感器中,可将人眼像差RMS值从0.728λ闭环校正到0.081λ(λ=785nm),达到衍射极限,并获得视网膜图像。本方法针对光斑特征选择不同实验参数,弥补了传统算法的局限性,基本满足了人眼像差测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 键 词:自适应光学 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  质心探测  人眼像差  

分 类 号:TP212.14] TP3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