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生态位    

Study on Ecological Niches of Main Predatory Arthropods in Integrated Rice-Duck Farming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钟[1] 章家恩[1] 张锦[1] 骆世明[1]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34;3077040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100406);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20-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20101017;2009B020311012);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粤农[2009]380号)

年  份:2012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67-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及在资源分配上的内在关系。【方法】在对稻鸭共作和常规稻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生态位,分析各类群在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结果】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区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类群均为微蛛、园蛛、狼蛛和肖蛸科,以园蛛科的优势度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4999和0.6665。稻田养鸭对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格局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微蛛、园蛛和肖蛸的生态位宽度值低于常规区,微蛛与球蛛、肖蛸与跳蛛、跳蛛与管巢蛛及管巢蛛与瓢虫的二维生态位重叠度比常规区增加了70.65%—75.57%。【结论】稻鸭共作使主要捕食性天敌在同一资源等级上的竞争加强,在时间上的同步性更为明显,尽管捕食性天敌的总个体数比常规区下降了19.56%,但天敌充分利用了时间资源序列中的较多等级,且分布更为均匀,发生时间长,可对害虫种群进行持续控制,因而控虫效果更为显著。

关 键 词:生态位 捕食性天敌 种群结构 稻鸭共作

分 类 号:S47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