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双版纳不同林龄人工龙竹林的生物量及其模型    

Biomass and its regression models of artificial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within different stand ages in Xishuangban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建维[1] 萧自位[1,2] 王小李[3] 郑丽[3] 朱兴正[4] 高丽红[5]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开放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49 [3]云南省情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5]西双版纳州科技情报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出  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基  金:中法农村CDM试点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12

起止页码:54-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不同龄级和大小的龙竹个体生物量数据,建立了以胸径(D)为自变量的不同龄级龙竹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测定了龙竹单株各器官的含水率和林分的生物量,分析了3个不同林龄的人工龙竹林的生物量组成和分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龙竹不同器官的含水率均随林龄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茎秆的含水率下降幅度最大,枝次之,而根的含水率变化幅度最小。龙竹林的生物量随林龄而迅速增长,4年生龙竹林的生物量(19905.6kg/hm2)分别为3年生和2年生龙竹林生物量的3.27倍和8.73倍。3个不同林龄的龙竹林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均以茎秆所占的比例最大(42.9%~49.4%),根次之(21.6%~24.1%),叶最小(11.8%~14.8%),其器官分配的比例大小均呈现出茎秆〉根〉枝〉叶的规律性。

关 键 词:人工龙竹林  生物量 回归模型  西双版纳  

分 类 号:S795] S781.556[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