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北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物性、火山岩的源区性质及找矿问题的分析和综述    

An Analytical Overview of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Properties,Source Area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ocks and Some Prospecting Problems in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彭素霞[1,2] 尹传明[3] 刘建朝[1] 张海东[1]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 [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830063

出  处:《地质与勘探》

基  金:阿尔泰-准噶尔北缘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120519)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48

期  号:2

起止页码:250-2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主要在先前一些研究者对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构造、海相火山岩和块状硫化矿床研究所获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重点从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基底的物性特征,来分析和讨论所见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变火山岩类的物源区及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一些区域找矿思路。所得结论主要包括:(1)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的真正基底应是从阿拉善或华北地块分裂出来的一套绿岩类型火山沉积建造,并以古元古宙的北大河群和龙首山群为代表;(2)北祁连造山带的基底从克拉通向大陆裂谷构造体制转换大致发生在早-中元古宙的分界时限(约1777Ma),并普遍以一套大陆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典型特征;(3)不同时代或不同构造体制下形成的火山岩,各有其不同的物源区和成岩模式。具体说,在元古宙绿岩类型的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克拉通早期由原始玄武质下地壳转变来榴辉岩或基性麻粒岩相,进入大陆裂谷构造体阶段,便转换为一种幔-壳双层岩源区模型,而晚期的次火山岩类的源岩明显是已经过先期大量改造或改变了中上地壳物质作为物源;(4)按大陆裂谷成矿体系并结合以往一些区域调查资料,提出托莱山西段的小龙口-九个青羊地段可能是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潜在远景找矿地段。

关 键 词:北祁连造山带 前寒武纪基底物性及火山岩源区  潜在远景地段及找矿  

分 类 号:P5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