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漠化坡耕地治理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信宝[1,2] 王世杰[2] 孟天友[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环境演变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3]毕节市水土保持办公室,贵州毕节551700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课题(XDA05070400);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KLEG9008);贵州省统战部扶贫项目

年  份:2012

期  号:9

起止页码:41-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坡耕地自然条件的特点是石多土少,土壤肥沃,土地贫瘠,降水不少但干旱严重;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的特点是地面与地下流失的二元流失方式并存,土壤流失量小,异地危害不大,成土速率低,但对当地危害大。根据石漠化坡耕地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群众意愿,提出了"构建比较完善的路沟池配套的道路灌溉系统,因土制宜,宜梯则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旱能力,夯实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的石漠化坡耕地的治理思路和具体做法,并在贵州普定县、晴隆县和四川叙永县等治理试点予以实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关 键 词:石漠化 坡耕地 综合治理  路沟池建设  喀斯特山区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