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水质净化效果  ( EI收录)  

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Constructed Wetland Plant-Bed/Ditch Syste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仲琼[1,2] 张荣斌[3] 陈庆华[3] 魏宏斌[3] 王为东[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嘉兴314033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8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10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1-001;2009ZX07209-005);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AZ2019)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11

起止页码:3804-38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嘉兴市石臼漾湿地以仿拟自然界的植物床-沟壕系统为主要结构单元,以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为核心净化技术,将河网源水主要水质指标提高了一个类别.为探索该系统以及根孔净化技术的优化途径,于2010年5~10月在湿地内构建了16个并联的植物床-沟壕单元,以正交设计手段研究根孔构筑方式、植物组合和强化介质3种因素对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水质净化效果、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等情况,推荐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的优化途径为:根孔构筑方式采用上、下两层秸秆填埋方式,植物组合优选芦苇+菰,在植物床局部采用适量方解石作为强化介质.比较了中试强化区和大工程区的水质净化效率,结果显示:强化后的植物床-沟壕系统具有进一步提升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潜能,对总氮、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去除率提高幅度约为20%~40%.因此在保证湿地处理水量的前提下,控制大渠过水量、增加植物床-沟壕系统内根孔区的过流量可以发挥该系统更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关 键 词:嘉兴石臼漾湿地  水陆交错带 植物床-沟壕系统  根孔净化  净水效果 正交试验设计

分 类 号:X522] 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