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种不同牧草的生态环境效应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Fruit Trees and Different Pasture Inter-planting Systems in Young Orchard on Slope Land of Latored soils (Hapludox )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章家恩[1] 段舜山[2] 骆世明[3] 黎华寿[3]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严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 [2]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42 [3]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

出  处:《土壤与环境》

基  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子课题!(96-004-03-1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80148)

年  份:2000

卷  号:9

期  号:1

起止页码:42-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2011_2012、ZGKJHX、普通刊

摘  要:在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种6种牧草,对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发现,果园间种牧草可明显增大地面覆盖,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然而,由于有些牧草生长旺盛、生物量大,高度和覆盖度大,不可避免地与果树争肥、争水、争光,特别是在贫瘠的坡地上或在干旱季节里。文章指出,幼龄果园间种牧草是一种较好的坡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但在牧草品种的适应性选择应加以深入研究。

关 键 词:果园 牧草 间作  赤红壤 生态环境效应

分 类 号:S181] S15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