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舌色的光谱测色及其色度学比较研究    

Chromaticity and optical spectrum colorimetry of the tongue color in different syndromes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颖[1] 曾常春[1] 蔡修宇[2] 郭荣平[2] 聂广[3] 金鹰[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3]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广东深圳518112

出  处:《中西医结合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87323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1B031700056);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No.20112178)

年  份:2012

卷  号:10

期  号:11

起止页码:1263-12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PROQEUST、DOAJ、EMBASE、IC、PUBMED、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应用光谱测色法检测原发性肝癌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色资料,并进行其舌色的色度学比较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辨证分型的舌色特点以及舌色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光谱测色法采集133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色数据资料,根据临床特点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气滞血瘀4类证型,观察各证型色度坐标、主波长分布、兴奋纯度的变化特点和CIELAB均匀色彩空间分布特点,比较各型色度角、彩度的区别,并分析不同证型之间总色差、明度差、色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等参数的区别。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证型舌色的色度坐标分布不同;气滞血瘀型的主波长分布明显不同于其他3个证型;兴奋纯度值在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型肝癌患者呈现为逐渐增加的特点(P<0.01);不同证型舌色于CIELAB三维色空间分布区域不同;色度角结果提示气滞血瘀型为负值,与其他3型明显不同(P<0.01);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型的彩度值呈现为逐渐增加的特点(P<0.01),与兴奋纯度的结果一致;色差比较中,以人眼观察能力为衡量方式的结果量化了不同证型舌色的各矢量差别。结论:原发性肝癌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色存在着明显色差,与临床舌色的特点相符,这将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统一提供客观参考,有利于舌诊度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关 键 词:肝肿瘤  舌诊 舌色 辨证分型 光谱测色  色度学 非治疗性人体实验  

分 类 号:R273[中西医结合类] R73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