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530011 [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银川750002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NZ0972)
年 份:2012
卷 号:31
期 号:12
起止页码:2433-24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求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生物改良效果及其机理,促进盐碱土作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盐碱地产业的发展,在宁夏银北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3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耐盐植物(柽柳、苇状羊茅、油葵)进行试验研究。经过3年(2008—2010)的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盐分含量及其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对盐碱土(0~20cm)土壤容重的降低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16%、27.53%和24.72%;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地表的覆盖度不同,表现出"抑制春季土壤返盐,增强秋季洗盐"效应,导致土壤含水率及其垂直剖面分布不同;与对照相比,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土壤的初始入渗率分别提高至9.96、3.74倍和1.49倍,稳定入渗率分别提高至5.33、3.49倍和1.65倍;3种耐盐植物种植有效降低土壤全盐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分别降低土壤表层盐分86.4%、71.5%、46.1%,分别增加表层有机质73.7%、38.2%、21.3%。同时,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改善了盐碱地微生物特征,分别增加表层0~20cm土壤微生物含量6.4、5.5倍和4.1倍,20~40cm土壤微生物含量分别增加了7.0、6.6倍和5.5倍。由此可知,耐盐植物通过盐分吸收、运移对盐碱地具有一定生物改良作用,依据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及其作用效果构建盐碱地生物改良模式,是盐碱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理念和新思路。
关 键 词:耐盐植物 盐碱土 生物改良 宁夏北部地区
分 类 号:S15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