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arbon storage and reinforced fixation of the coastal wetland vege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绪良[1,2] 张朝晖[3] 徐宗军[3] 侯雪景[4] 蔡庆芳[5]

机构地区:[1]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0 [2]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山东青岛266071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83 [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出  处:《安全与环境学报》

基  金: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9KFJJ04);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0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100203)

年  份:2012

卷  号:12

期  号:6

起止页码:145-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测定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盐生植被、湿生植被和水生植被3类天然湿地植被以及稻田的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基础上,估算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的总碳储量、总固碳能力和各种湿地植被单位面积的碳储量、固碳能力。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全部天然湿地植被和稻田的总碳储量为200.54×104t,总固碳能力为69.91×104t/a。其中,单位面积草本湿生植被和稻田的固碳能力低于当地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平均固碳能力(1.06 kg/(m2.a)),高于中国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0.49 kg/(m2.a))和全球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0.41 kg/(m2.a));单位面积盐生植被和水生植被的固碳能力低于中国和全球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总的碳储量较小,固碳能力较低,但植被的顺行演替过程会使其碳储量不断增大,固碳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保护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天然植被,尤其要保护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丛等碳储量大、固碳能力较强的湿生植被。

关 键 词:植物学  滨海湿地 植被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碳储量 固碳能力

分 类 号:X1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