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Study on Effects of ‘3414’ Model 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Maize in Hilly Regions of Middle Sich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沈学善[1] 陈尚洪[1] 陈红琳[1] 曹均成[2] 刘定辉[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2]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局,四川三台621100

出  处:《西南农业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09-2-7)

年  份:2012

卷  号:25

期  号:6

起止页码:2132-2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量(N)为329.33 kg/hm2,施磷量(P2O5)为99.04 kg/hm2,施钾量(K2O)为50.21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6885.94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关 键 词:玉米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 最佳施肥量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