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公牛精液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Genetics and Related Genes of Semen Traits in Bul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燕[1,2] 张青[3] 黄晓玲[4] 郑可可[3] 李彦芹[5] 胡成昌[5] 李建斌[5,2]

机构地区:[1]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401120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济南2501007 [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行政处,济南250100 [4]重庆市南岸区农业水利局,重庆401336 [5]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济南250131

出  处:《中国奶牛》

基  金:济南市种业科技振兴计划(2012100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奶牛新品种(系)选育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28B02)

年  份:2013

期  号:11

起止页码:15-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普通刊

摘  要:在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的奶牛业中,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进展的贡献高达70%以上,而公牛的精液品质与产量是影响其最大程度发挥遗传潜能的重要因素,对于育种企业来说,又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因此,对公牛的选择不仅要注重生产性能方面,还要考虑繁殖方面。这在母牛繁殖力不断下降的今天,尤为重要。公牛个体间不仅在精液的质与量上存在着重大差异,而且受精力上也明显不同。受精力低或繁殖障碍公牛可推迟母牛配妊时间、错过母牛配种季节、增加母牛淘汰率、降低犊牛断奶重等,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公牛繁殖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一个必然。公牛精液性状具有中到高等的遗传力,并有学者对这些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对于精液中的蛋白及精子生成基因,虽有众多研究,但机理还不清楚。近年来发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β-防御素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精子抗原基因可作为影响精液品质的候选基因。

关 键 词:公牛 精液性状  精子抗原基因  

分 类 号:S82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