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    

Polymorphisms analysis of five populations of Takifugu rubripes with microsatell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丽君[1] 马爱军[1] 王新安[1] 岳亮[1] 孟雪松[2] 翟介明[3] 谭林涛[4] 侯仕营[4]

机构地区:[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2]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116000 [3]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264500 [4]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61400

出  处:《渔业科学进展》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603022012005)共同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27-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DOAJ、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中国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鳍东方鲀种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选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国内来自不同养殖区的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文登群体(WD)、莱州群体(LZ)、日本群体1(J1)、日本群体2(J2)、唐海群体(THQ),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7、0.26、0.18、0.25、0.2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0.57、0.69、0.71、0.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排列顺序为J2(0.65)>J1(0.63)>THQ(0.55)>LZ(0.51)>WD(0.48)。分析结果表明,1)WD和LZ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33 6;LZ与J1群体间遗传距离大,为0.624 2;2)WD群体遗传多样性为中度多态(0.25<PIC<0.5),LZ、J1、J2以及THQ群体遗传多样性均为高度多态(PIC≥0.5)。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鳍东方鲀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关 键 词:红鳍东方鲀 养殖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态性

分 类 号:S917[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