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和高原东部“96.1”暴雪成因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THREE-PHASE CLOUD EXPLICITY PRECIPITATION SCHEME AND MESO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GENERATED CAUSE OF THE “96.1” SNOWSTOR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远平[1] 程麟生[1] 张小玲[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出  处:《高原气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52 71 )资助

年  份:2000

卷  号:19

期  号:4

起止页码:401-4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96.1”高原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的天气学成因分析指出 ,欧洲阻高崩溃 ,里海—咸海横槽转竖 ,槽后向南入侵青藏高原的干冷偏北气流与槽前来自孟加拉湾和中印半岛向北不断推进的强劲西南暖湿气流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交汇而形成、发展并持续的切变线 ,是产生高原暴雪的中尺度天气系统。  通过将冰相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和三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引入MM4而发展的中尺度模式模拟系统 ,在采用常规观测资料的条件下 ,基本上成功地模拟出了“96.1”高原暴雪中尺度切变线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结构。结果表明 ,发展和改进的该中尺度模式模拟系统可用于青藏高原复杂地形和下垫面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及结构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模拟的流场及诸物理场时空演变揭示 :流场辐合线与暴雪切变线时空演变一致表明 ,流场对高原中尺度系统的表征有本质上的重要性 ;散度场和涡度场相互耦合是暴雪切变线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持续是水汽凝结和冻结成雪的必要条件 ;湿对流不稳定为暴雪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 ;辐合带、涡度带、上升运动区和深厚湿舌的迭置是产生暴雪的强耦合结构。模拟的暴雪带和降水量与观测分析大体一致 ,表明三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基本上是合理的。

关 键 词:高原暴雪 冰相云  数值模拟 三相云显式降水  

分 类 号:P426.634[大气科学类] P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