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多智能体的就业与居住空间演化多情景模拟--快速工业化区域研究  ( EI收录)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s of jobs-housing based on agent-based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少英[1] 黎夏[2] 刘小平[2] 吴志峰[1] 艾彬[3] 陈明辉[4] 黎海波[4] 刘萌伟[5]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006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3]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州510275 [4]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东莞523129 [5]广州市房地产测绘院,广州510030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计划)(2011CB707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08);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专项项目(2012J5100044)~~

年  份:2013

卷  号:6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89-14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宏观模型对就业—居住空间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或对城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微观尺度的机制探讨与过程模拟方面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多智能体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提出基于就业市场的人口居住区位选择模型(Labor Market Based Model of Residential Location-LMBMRL)。以典型的快速工业化地区—东莞市主城区为实验区,通过多情景模拟对就业与居住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机制探讨与过程分析。模拟结果充分反映了就业选择对人口居住区位决策的影响,定量评估了住房与交通对职住空间均衡性与职住分离的影响规律。当住房成本提高时,城市职住均衡性降低;当交通可达性提高时,城市空间结构可能出现较为显著的职住分离现象。最后通过多情景模拟揭示不同行业劳动人口群体的就业—居住空间特征与组织模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就业—居住空间互动关系及其内部因果,能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 键 词:就业市场 居住区位选择 多智能体 就业-居住空间关系  

分 类 号:TU984.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