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调理脾胃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淋巴细胞损伤的修复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epair of lymphocyte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ed by regulating spleen-stomach need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300120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
基 金:天津市北辰区科委发展计划项目:bswc 2010-1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65-10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44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中脘、曲池、合谷、血海等穴;对照组参照《针灸学》教材取肾俞、太溪、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两组均每日治疗2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DN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球蛋白(β2-MG)、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淋巴细胞膜胆固醇、丙二醛(MDA)、羰基(PCO)、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84.29%(59/70),对照组55.56%(4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调节DN患者的糖代谢[(6.25±0.32)mmol/L vs(8.09±0.63)mmol/L]、降低尿蛋白排泄率[(154.43±55.14)mg/24hvs(268.91±77.65)mg/24h]、抑制MCP-1过度表达[(137.59±36.15)pg/mL vs(166.89±42.82)pg/mL]、调整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内蛋白的氧化、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活性异常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可改善糖代谢异常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可改善DN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降低其尿蛋白排泄率,抑制MCP-1过度表达,调整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内蛋白的氧化,增加膜的保护性,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活性异常,从而修复淋巴细胞损伤,改善淋巴细胞免疫表达,因而延缓了肾损害。
关 键 词:糖尿病肾病 针灸疗法 淋巴细胞损伤 免疫损伤 调理脾胃针法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