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家庄地区早全新世冷湿气候的牙齿微磨痕和同位素证据    

COLD AND/OR WET EARLY HOLOCENE IN SHIJIAZHUANG DISTRICT: EVIDENCES FROM TOOTH MICROWEAR AND STABLE ISOTOPE ANALY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明星[1,2] 张艳红[3] 张建国[2] 胡可卫[2] 周礼红[2]

机构地区:[1]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050031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一支队,宁乡410600 [3]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D201000182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古堆地区金锑多金属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1121236)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8-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早全新世11~8kaB.P.是末次盛冰期之后全球经历的第一个温暖期,研究表明该时期华北气候温暖湿润,但在8.2kaB.P.华北对全球冷事件的响应没有相关报道。本文通过^(14)C测年和冲刷事件对比手段确定石家庄河床沉积中的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动物群生活在8.2kaB.P.时期。对来源于石家庄市郊区砂砾石层中的5件成年古菱齿象牙釉质样品进行了XRD粉末衍射、碳氧同位素和牙齿微磨痕分析。结果表明,牙齿XRD粉末衍射模式与现生大象相似,说明未受到地下水的影响;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早全新世华北东部为森林草原环境;极低的氧同位素值说明当时气候寒冷或湿润,地层中的针叶林茎杆和披毛犀化石也说明气候的寒冷;石家庄地区古菱齿象的凹坑痕出现频率极低,长条痕缺乏纤细类型。这种模式说明石家庄地区的古菱齿象以木质茎秆(55%)和草(45%)为食,而湿润季节以草为食是大象的特点,当时的石家庄是气候寒冷或湿润的针叶林草原环境。

关 键 词:石家庄  早全新世 冷或湿牙齿微磨痕  同位素

分 类 号:Q915.23] P59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